1.从消费到创费,消费内涵更为丰富。以90后、95后、00后为代表的年轻花钱的那群人个性明显,消费已不是单纯的消费,是一种创造,他们对特色化、品质化商品需求强烈,一批商品设计和功能因人而异的小众化品牌迅速崛起。
2.从商品到服务,服务消费更加火爆。近年来服务消费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重逐步提升。旅游、医疗健康、文化等服务消费热度走高,未来服务消费的占比将继续上升。
3.从城市到农村,农村市场更快崛起。中国消费市场广阔,在城市消费市场往中高端方向发展的同时,农村消费市场正在崛起,潜力巨大。消费增长规模增速出现了从一二线城市到三四线城市再到农村的阶梯式上升,消费市场下沉明显。
4.从炫耀到朴素,精神需求更加凸显。中国目前消费还处在炫耀攀比阶段,追求奢侈品、国际大品牌,但是消费的人在经过物质的繁华后,将更愿意收获精神层面的充实,返璞归真,追求朴素、绿色,也符合人需求层面的升级,由物质向精神层面跃升,这种趋势已经露出端倪。
5.从西化到本土,本土品牌更受欢迎。中国消费正在经历全球化,但是随着中国制造的崛起,建立在传统之上的现代化将逐渐回归消费者的视野,蕴含深厚民间传统文化元素的非遗和老字号正重新焕发青春。
中国有14亿人口,人均GDP突破1.3万美元,居民消费正在优化升级,拥有全球最大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同时中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阶段,有效投资需求潜力很大,这二者结合就是巨大的内需潜力,这是我们大国经济的最大优势所在。
1.宏观经济:需求和生产骤降,投资、消费、出口均受明显冲击,短期失业上升和物价上涨。工人返城、工厂复工延迟,企业停工减产,制造业、房地产、基建投资短期基本停滞。
2.中观行业:餐饮、旅游、电影、交运、教育培训等行业冲击最大,医药医疗、在线.微观个体:民企、小微企业、弹性薪酬制员工、农民工等收到损害的程度更大。
4.资本市场:短期利好债市,利空股市(医药、在线娱乐除外),但中期仍取决于经济基本面和趋势。
5.长期影响:政府治理将更透明,生产生活业态将朝着智能化、线上化发展,风险中酝酿机遇,或将催生新的业态。
1.消费外流现象明显。这几年我国存在大量消费外流现象,境外消费支出尤其高。国内的终端消费不留在国内,而是流向国外,到其他几个国家购物消费。
2.供给侧转型滞后难以满足消费升级需求。现在消费增长点在于产品的质量品质的提升,人民需要更好的产品和服务,然而国内生产供给端没有相应转型升级,难以提供城镇和乡村居民需要的高品质的产品,供给与需求不匹配。
3.房地产对消费形成明显的挤出效应。一方面,高房价导致居民必须将把更多收入投入到房产购置中去,挤占了用于消费的储蓄资金。另一方面,高房价导致房贷压力加重,特别是青年一代的债务水平被高房价不断推升,导致消费动力减弱。
4.侵犯消费者权益现象屡现。如各类“消费刺客”现象引发社会舆论,继“雪糕刺客”后,各种消费领域的“刺客”不断出现。这些“消费刺客”是消费的人对商品或服务的信息并不十分清楚,消费后认为与实际内容和价值不相匹配,而消费者有知情权,有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的权利。
1.推进复工复产。把复工复产与扩大内需结合起来,把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释放开来。想方设法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促进消费回暖;有序的生产活动和充足的商品供应,是扩大居民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2.提升城市消费。按照高水平发展的要求,制订步行街评价指标体系,快速推进首批步行街改造提升。推动出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指导意见,指导地方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工作。制订推动便利店、连锁化、品牌化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促进社区便利店商业设施的集约发展。
3.促进乡村消费。主要是在补短板、强弱项方面采取一定的措施,培育形成适合中国农村市场发展特点的市场主体。进一步健全乡镇和农村服务网点,深化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推动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动,让电商企业能够在农村市场扎下根,实现规模、成本、效益的良性发展。
4.扩大服务消费。进一步推进生活服务业提质扩容,重点打造一批精品城乡便民的消费服务中心。制订家政、餐饮等重点生活服务业服务标准,出台家政服务业信用体系指导意见,推进城乡“百城万村”家政扶贫和对外劳务扶贫。
5.创新流通方式。加快物流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提高流通效率,推动物流业健康发展;推进内贸流通体制改革试点,引导实体商业转型升级,推动物流降本增效,全力发展绿色流通。
6.优化消费环境。加强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健全消费者维权机制,一直在优化消费环境,让市场更好地发挥作用;企业提高自我修养、提升管理上的水准,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乃至监测、评级等第三方机构深度参与,形成自律与他律的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