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跨境物流作为连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桥梁,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跨境物流,即跨越国界的货物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活动及其配套增值服务,以其国际性、复杂性、时效性、安全性和信息化等特点,成为全世界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我国格外的重视跨境物流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了完善流通体制、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重要性。交通运输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明白准确地提出了提升国际物流供应链服务保障能力的目标,旨在通过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为跨境物流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随着全球化贸易的不断深入,我国跨境物流取得了显著成就。2019年至2023年,跨境电子商务市场规模由10.5万亿元持续增长至16.85万亿元,预计2024年将达17.9万亿元。中欧班列作为连接亚欧大陆的重要物流通道,开行数量和货运量均实现了快速地增长。2024年1至9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4689列,发送货物157.1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3%、11%。海运方面,我国主要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持续攀升,2024年1至9月,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达405372万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达24855万TEU,同比增速高达7.7%。
跨境物流的发展推动了商品和服务在全世界内的高效流通,对我们国家的经济高水平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彰显。首先,跨境物流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支撑,其发展有助于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吸引外资和促进出口,推动经济的开放发展。其次,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跨境物流带动了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内陆和沿边地区从开放洼地变为开放高地,有助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再次,随着国内国际物流大通道构建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跨境物流为资源配置优化和市场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此外,跨境物流以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为牵引,实现了业务模式的革命性创新,有效促进全流程提质增效,从而推动整个经济体系的创新发展。同时,中欧班列的开行使跨境物流中减少了高排放运输方式的使用,推动我们国家经济向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转变。
跨境物流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然而,如何提升跨境物流运输效率,进一步发挥其潜力,仍然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
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是跨境物流蓬勃发展的基石。要推进边境省区智慧口岸建设,保障陆路口岸货运物流高效畅通,持续提升口岸过货能力,加快推进智慧口岸与特色加工、专业市场、商贸物流、边民互市、边境旅游等跨境物流模式融合,促进口岸经济发展。提升中欧班列等国际铁路运输组织水平,加快扩展沿海和内河港口铁水联运等运输保障能力建设,提升“最后一公里”履约能力。构建物流大通道,依托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和国际枢纽,畅通国际国内物流网络。
跨境电商是跨境物流蓬勃发展的重要引擎。要推动跨境电商与海外仓等新型外贸基础设施协同联动,优化海外仓布局,促进中欧班列沿线海外仓建设,积极发展“中欧班列+跨境电商”模式。探索智能撮合、智能合约、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等模式,便利在线跨境交易。支持物流企业结合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特点,优化海运、空运、铁路、多式联运等运输通道建设,鼓励物流企业与东道国寄递企业开展合作,增进跨境电商供应链降本增效。
供应链韧性是跨境物流蓬勃发展的主要保障。在国际环境日益复杂、国际贸易风险不断上升的情形下,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实时监控物流动态,提高物流安全治理水平。优化产品服务,提供质量管理、追溯服务、金融服务等拓展业务,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增强供应链的协同效应。
现代信息技术是跨境物流蓬勃发展的关键抓手。要加速发展智慧物流,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提升物流自动化、无人化、智能化水平。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资源的精准配置以及全链路的智能化管理。同时,加强智能运输、绿色包装等绿色技术的创新应用,推动实现全球物流供应链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
跨境物流为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面对机遇与挑战,我国要从完善基础设施、推动跨境电商发展、提升供应链韧性以及加强技术创新等多方面积极畅通跨境物流“筋络”,进一步助力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